儒学思想的生命关怀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www.iduyao.cn 采编人员:
天宇3
大家好,上一次课我们讨论了中医药里面的致中和思想, 本次课我们重点谈一谈儒学思想的生命关怀。 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第一个是以人为本, 第二个是养身孝道,第三个是三立不朽。 那么首先我们看看以人为本的精神,儒家提出惟人万物之灵, 那么人本精神是贯穿于中国历史和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什么是人本精神呢? 我认为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这恰恰是 医药学始终关注的话题。早在西周时期典籍里就有 人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的思想,所谓最灵就是最有灵性, 最贵就是最重要,万物之间人最具灵性,也最重要。 所以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说法,“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天地是万物的母亲,而人则是万物之灵。 先秦的儒家思想,像这个荀子曾经把天地万物分为四类, 一类水火类,水火有气而无生, 他是说水火也是物质,它有能量, 但是它没有生命的特质。第二类,草木类, 草木有生而无知, 是说草木虽有生命的特质,但是没有知识,没有智慧。 第三类,禽兽类,禽兽有知而无义, 说的是禽兽有认知方面的功能,这里指的无义是什么,是没有礼义。 在中国古代区别禽兽和人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 有无礼义廉耻所确立的伦常关系。 如果某人违背了伦常,那就意味着他是禽兽,甚至禽兽还不如。 那第四类讲的就是人,人是有生有知 也有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所以最为天下贵。 也就是说人什么都具备了,对吧。 他既有物质,他有生命,他有礼义,所以人是 万物中最贵的。那荀子在这里就用比较的方法,从现象上说明了 为什么天地万物之间人是最贵的?那如生命,在《周易》 上面就讲到,“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就是爱护生命。 还有什么比爱护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呢? 在物欲横流、人心不古之时,不图名、不图利是一种优秀品质。 那现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做事,不图回报, 是大德无言的表率,最让人感受最多的是来自 灵魂深处的感动。那么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这是儒家 思想里面一直在谈的一个话题。那么这 里面应该是指什么意思呢?就是要以礼治天下, 让所有的人知礼、守礼,就会天下大治。 要尊重天道自然, 要尊敬先祖长辈,要尊敬帝王师长,要,简单地说就是要天地君亲师。 那尽管讨论是天下治理,但思想首先是治人。 让每一个生命都活得幸福,活得健康,才有家庭社会的和谐。 那这些思想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面得到体现, 在《素问 宝命全形论》里就讲了,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就是说天上的覆盖或地上承载的所有的物件全具备好了, 那人是最可贵的,人凭着自然界的之气生长, 按照一年四季的法则生长,也就是说 人是自然万物中最宝贵的,其生命活动受到天地变化的影响, 人也是因自然界天地之气生,和自然界春夏秋冬规律一样 成长。那么还有人为贵,那么这里面比如说讲,看看,下面这里是 电影里面,周润发演的孔子里面两个画面, 那第一个就是讲的是,季 iii 平子亡,然后临终前 呢说要求他最喜欢的家奴啊漆思弓陪葬, 那个小奴被子路的人救下了,后来孔子收留了, 孔子在鲁君面前请命,求大司徒赦免殉葬逃奴, 并废除活人殉葬, 大司徒怎么说,他说活人陪葬是古礼啊,你不是主张复古的吗? 那孔子说,仁者爱人,以礼杀人,则非礼。 《礼记》说天地间人为贵,用活人殉葬是残忍的陋习, 那么陋俗,那么也就是本朝自文武公,周公以来早已废止。 那么我鲁国乃周公故里,礼仪之邦啊, 那我们理应变故改制,然后推陈出新。 那么还有一个典故讲的是,孔子他退朝回家, 然后听说家里这个马棚失火了,他问了一句话叫,“伤人乎”,不问马。 当然这个典故大家有不同理解,一般理解是孔子 他首先想到是人,家奴是不是,因为那时候还是 家里还有奴隶仆人,据说是那个时候大概是 一匹马相当于两个这种马夫, 那实际上马的价值更贵,但是他首先问有没有伤到人,对吧,他没有问马。 那当然这里面也有人在说不同的解词, 有的说古代没有符号,他可能是这个意思,是伤人乎,人家说不, 然后再问马,那总归它不管哪种解释,首先他都是问 有没有伤到人,所以还是体现他的人文,就是这种人本主义。 那么还有讲的养生孝道。 孝顺父母这是一种精神的关怀。 那么讲个故事,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 孔子说现在许多人认为孝就是能 养父母,让父母吃饱饭,如果只是给他 吃饱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的话,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这个故事就说明,孔子在强调精神上的关心, 尊敬父母的重要性,子女不光要 奉养父母,自己的父母,让他们衣食无忧,还应该对他们有敬爱之心。 那不孝也有三种了,一是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也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对吧,家境贫穷,然后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 当官吃俸禄来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 那么不娶妻生子,断其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这是孟子所说最大的不孝。 那我们讲现代社会是独身主义也比较流行,而儒家的这种无后 为大不孝的思想,是不是太陈旧落后,而应该被批判呢? 那么如果从人类延绵发展 需要人口再生的这个角度去看的话,父母之心人皆有之的人性 态度来看的话,无后似乎并非没有罪过啊。 不然的话断子绝孙怎么会是人最刻毒的咒语呢,对吧。 想想看,如果人人都是独身,人人无后,那可能用不了多久这个地球上人类就没有了。 所以孔子曾经说孝这个事情是道德的根本, 人们需要教育的原因也是在这儿。那我们的身体发肤是 源于父母的,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条件, 所以要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让自己健康成长,按照正确的原则做人,做事, 让自己的名字为后人所敬仰,对吧,让后世知道自己的父母教导有方,培养出优秀儿女。 这也是尽孝的这样一种结果。 那总的来说行孝、尽孝开始,就是要孝顺父母,长大以后要忠于国家,最后要 对他人、对社会有贡献,那么能够实现自己应有的人生价值。 那么还有一个就是三立不朽。 那么对待死亡的问题,孔子并不太多的关注, 那有一个故事说,季路他问怎么样去侍奉鬼神,孔子怎么说,他说 没能侍奉好人,怎么能侍奉鬼呢? 那季路又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呢? 那孔子说了,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对吧,这表明了孔子在鬼神生死问题上的一个基本态度,他不信鬼神, 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者死后的形式上,而是放在今生上面。 所以儒学思想延续了这种观点,提出来生死 有命,富贵由天,这个以前是被批判,说叫宿命论, 但实际上也有另外一种解释,他说这种讲的生死有命,富贵由天, 这里面讲的命也好,天也好,他说的是跟《吕氏春秋》 所说的“尽数”,《黄帝内经》所说的“天年”,它是一致的。 那么尽数是《吕氏春秋》里面养生里面的一个 专文,文章指出认为养生长寿之道关键在于解决 “毕其数”,即享尽天年的问题, 而“毕其数”首先在于去害, 其次在于摄养精气,第三在于运动,以免气郁 为病,第四在于选择无害的居住环境, 第五在于认识并遵循一定的饮食之道, 第六在于从自身出发解决问题,而不是去依靠 卜筮祷祠等等,这些认识无疑 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在,为后来的医学养生的思想也积累了一些 好的一些说法,一些思想。 那么进一步认识到在自然生命无法延长时, 可以通过道德价值的途径使 死而不朽,达到永恒。 经典的言论在《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里面记载的 叔孙豹的话,他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久而不废之谓不朽。” 那么这与孟子提出来“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与之相呼应, 所以儒家自孔子、孟子就告诫人们 当自然的个体生命和社会道义发生冲突的时候啊,正确的选择应当是舍身取义, 杀身成仁,这点在中华民族史上涌现了 许许多多气贯长虹,视死如归,舍身取义 的典范,比如说文天祥、于谦、林则徐等等。 那么总结起来说,儒学思想对生命的关怀主要体现在 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理解生命规律,不惧怕死亡, 重视生命的价值追求。 这些为中医对生命的态度树立了好的榜样。好,本次课内容就结束了,我们 第二节的儒学思想和中医药也就结束了, 下次课我们将讨论道文化和中医药。
友情提示:
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果您发现错误或造成侵权,请及时通知本站更正或删除,具体联系方式见页面底部联系我们,谢谢。
476阅读